查看原文
其他

从“管理员”到“图书馆主任”,一场静悄悄的学校变革 | 头条

陈罡 覃小燕 新校长传媒 2022-03-28



每一所学校都会有图书馆,每一间图书馆都会有工作人员。在很多中小学校,那位工作人员叫“图书管理员”,在我们现在的学校,则称之为“图书馆主任”。


称谓不同,不仅仅是工作职责、形象角色的变化,还有我们对儿童、图书馆、阅读、学习,以及学校课程、课堂教学、学校文化等领域全方位的再认识与重新建构。于我们而言,这样的变化、再认识与重新建构,其实更是一场因阅读而起的、静悄悄地学校变革。

 



上世纪九十年代,年迈体衰、即将退休、难以胜任教学工作……这些标签真实刻画出了当时许多中小学图书管理员的形象。彼时,图书管理员的工作职责其实很简单,卫生清洁、书刊整理,最重要的是每天把图书馆的门锁好,确保书籍不丢失。在学校迎接各级各类检查时,保证书籍刊物的数量符合检查评估要求。至于图书馆(室)是否对老师和学生开放,如何开展阅读活动,则完全以其兴趣、喜好、情绪等个人因素决定,而不是当时其必须的工作范畴。


那时的学校,图书馆其实可有可无。许多校长与老师关注更多的是如何改善办学条件,以及怎样才能提高学生考试成绩,以取得更高的升学率。除了教材、习题集、学科参考书之外,其他一切书籍都会被看作是课外书、“闲书”。不要说在校内开展阅读活动了,即使在家中阅读这些书,老师和家长们也并不赞同,教训孩子们要远离闲书,多读教材、多做习题。


对于那时的学生而言,虽然资源匮乏、反对声众多,但天生的阅读兴趣,依然促使他们千方百计去寻找一切可读之书,这或许已经成为许多人青春年少之时难忘的记忆。



在那个年代,儿童进入学校,最主要的是通过课堂教学中的接受学习,掌握学科知识。听讲、理解、练习、记忆等,是最常见并通行的学习方式。学习的主要资源是教科书和习题集,采取分科学习、班级授课制,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各学科课程的主要目标。


正因为如此,即使运营良好的中小学校图书馆,其目标更多也只是指向拓宽学生的知识面、拓展学生的视野。儿童学科学习与课外阅读是两个独立的模块,泾渭分明且主次鲜明。阅读之“课外”的定语,足以说明一切。阅读不会列入学校课程体系中,也不可能走进日常的课堂教学,学校文化也因全部教育要素均指向学科的学习,而显得单调和枯燥乏味。


学校,依然不过是陶行知先生所描述的“教校”,“重教太过”依然是最大的问题,应试教育模式虽也屡受批判,但确是许多中小学校的真实样态。

 



本世纪初,随着国家新一轮的课程改革,阅读开始渐渐从课外走进校内。随着课程学习目标从“双基”转向“三维”,过程与方法、情感态度价值观,也同时成为了学校课程实施的重点与关键。


教育实践工作者渐渐认识到,仅仅是“教教材”恐难以真正实现改革目标,唯“用教材教”可能才是实现改革目标的必然路径。课程观念的转变,对学校阅读的认识也发生了深刻的改变。不再是课外的阅读,而应是儿童的阅读。


学校应该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,让儿童爱上阅读。期待如此能够给儿童以生命的底色,赋予学校多彩的文化生活,许多学校会以“悦读”来总体概括本校的阅读活动目标。


我所工作的学校也就在那时启动了“好书大家读”的阅读项目,在实施新课程改革的同时,学校阅读活动也随之蓬勃开展。图书管理员此时的工作职责也已经悄悄发生了改变,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,成为其重要的工作内容。


“读书节”成为那时许多学校都会开展的校园活动,每一年的4月2日(国际儿童图书日)和4月23日(世界读书日),许多中小学校都会举行大型主题活动,引导广大师生多读书、读好书。


图书管理员们都纷纷使出浑身解数,许多创意阅读活动也精彩纷呈。共读一本书、绘本阅读、读书知识竞赛、讲故事比赛、积分竞读、故事表演等,既丰富了日常校园生活,也渐渐让阅读“飞入寻常百姓家”,成为师生们习以为常的校园精神生活。


阅读活动虽“乱花渐欲迷人眼”,但仍有许多理性的教育工作者不会满足于此。应该给儿童提供什么样的书?在什么样的环境里阅读?什么时间读书?成人应该如何陪伴和带领儿童阅读?这些事关儿童阅读的本质问题,渐渐成为大家关注的重点,儿童阅读的行动研究也由此展开。


原来学校图书馆的图书质量竟然如此低劣、副本众多,儿童并不喜欢阅读;


原来学校的图书馆环境如此简陋,儿童并不喜欢来到这里;


原来儿童校内学习时间均被学科课程填满、校外时间又被辅导班和作业挤占,他们其实并没有时间读书;


原来校长与老师们自己并不爱读书,那何谈与儿童共读,何谈引导儿童阅读呢?



于是,书、环境、时间和人,这四个关键要素成为了改进学校阅读活动的重点。


其一,好书从哪里来?


儿童自己挑选、学科教师依据各学科课程标准推荐、阅读专家的专业推荐、图书管理员的精心挑选,构成了各间学校图书馆的书单。


其二,改造学校图书馆的环境。


儿童友好是首要和关键,满足自主阅读、群体共读、电子阅读、交流讨论等不同的阅读方式,成为改造图书馆空间的重点。


其三,学校课程体系中增添阅读的校本课。


课程表中出现了阅读课、每日时间不等的持续默读课,不仅让儿童在校内阅读有了固定的时间,而且更加自由自主。与此同时,许多学校也开始依据语文课程标准中所列的书单,布置学生在课外的阅读作业。


其四,校长和老师也陆续加入校园阅读的行列。


人文艺术历史等书籍阅读以丰厚内涵与底蕴,教育专业书籍阅读以提升个人理论修养,与儿童共读童书也让自身在形成儿童视角的同时,更能加深自我对儿童、对教育的理解。


至此,学校图书管理员的角色基本完成了华丽的变身。从一个隶属于学校总务后勤、从事学校固定资产管理的人员,转变成一位打造学校阅读环境、提供适合师生阅读书籍、安排师生阅读课时、策划并举办学校阅读活动、引领全校师生阅读的准专业人士。


图书馆在学校组织中的序列,也渐渐从总务后勤部门转入到课程教学管理部门。许多学校开始遴选年富力强的,对阅读有热情、有思考、有行动力的优秀老师,加入到图书馆管理的队伍之中。


在此之中,学校教育理念也正悄悄发生改变。许多教育者发现,儿童自身蕴藏着强大的学习动机,教育者应该通过提供资源、改善环境、借助媒介等,激发他们自主学习的动力,以及自我发展的内驱力。


教师除了是知识的教授者、传递者,更应该是教学的组织者、合作者和引导者,为儿童的学习提供支持与帮助。学校课程也不应只是国家规定的学科课程,还应该包含如阅读活动那样的各类活动课程,让儿童在这些活动课程之中,得到更为广泛而丰富的经验,以更加多元的学习方式,建构自我的认知体系。


更因许多阅读活动天然带有综合课程的意蕴,许多学校自此展开了课程整合的实践探索,为课程改革持续而深入地推进,奠定了丰厚的实践基础。

 



十多年前,在我所工作的学校,图书馆成为了一个独立的部门,这个部门的负责人我们称之为“图书馆主任”。其工作职责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,除了书籍采购、馆藏管理、图书借阅、环境打造等图书馆日常管理运营事务外,策划主题阅读活动、构建图书馆课程、支援教师教学、建设学校阅读文化等,渐渐成为了更重要的工作目标。


可以说,图书馆成为我心目中非常重要的部门,而图书馆主任也随之成为学校中重要的管理者。


不过,在当时的学校,能够完全胜任此项工作的人员并不多见。于是,我们联合了许多区域内学校成立了“石头汤悦读校园联盟”,启动了图书馆老师的专业课程培训。邀请了来自澳大利亚、中国香港、中国台湾等地众多专家教授、学校图书馆工作者,研发了长达一年半的图书馆老师培训课程。


以图书排架管理方法、阅读系统网络管理、学校阅读环境创设、图书馆课程研发与实施、支援学校课程教学、阅读专题研习、儿童学习研究等多个模块,对学校的图书馆老师进行了较为系统的专业培训。


许多原来只是某个学科的老师,逐渐成长为图书馆运营管理的专业人士,图书馆主任的称谓渐渐名副其实。



在学校里,图书馆主任成为了学校阅读工作的领导者,也是构建与实施学校课程的重要成员。图书馆主任从单枪匹马工作,到领导一个图书馆运营团队。


团队中既有专门从事如书籍采购、上架、借阅等日常事务的图书管理员,也有专门研究和实施图书馆课程的专业教师,还包括学生助理团队和义工家长团队。图书馆有中长期的愿景、目标和工作规划,每个学期会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与行事历,经费预算也单独列支。


图书馆主任作为学校中层,定期参加学校管理工作会议,针对学校各领域工作,以图书馆运营和学校阅读工作的视角,提出更加有针对性的专业意见。对图书馆的工作评估,既有师生借阅量、满意度等数据评价,也有对学校课程教学、文化建设、学习型组织构建等更多维度的定性评价。


此时,对于图书馆如何支持与完善学校课程建设,成为重点研究领域。阅读早已不在是“课外”,是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。


其一,图书馆课程成为学校课程重要的模块。


每日固定的“持续默读课”,是最为重要的内容。倡导自由自主阅读,教师以身示范与儿童一起共享阅读时光;丰富班级图书馆藏书,让儿童能够随时可以得到好的图书资源;让学校图书馆馆藏可以定期支援班级图书馆,并让这些图书能够在不同教室间流转。


每周固定的图书馆课,研发了学校图书馆课程,包含图书馆素养、阅读素养、信息素养三个领域的目标,让儿童可以完整系统地学习。


其二,图书馆支援学科课程教学。


为学科教师教学研究提供专业文献支持;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的拓展阅读书籍,图书馆也竭尽全力检索并购买后提供;参与跨学科整合研究中,数学阅读课、科学阅读课、艺术阅读课等课程形式,都离不开图书馆的专业支持。


在学校开展的项目式学习中,图书馆不仅为学生研究小组提供场地、书籍资源、信息检索支持外,还从探究性学习方式上,给予儿童更加专业的指导和帮助。


其三,阅读进入学校整合课程。


在学校研发的主题综合课程之中,阅读成为各个主题单元必不可少的学习内容,其中更有专门如“我爱阅读”的主题单元,整合了原来单独的图书馆课程模块许多内容,使其与各学科课程高度融合,实现跨学科学习的目标。


阅读,不再只是学校课程的“锦上添花”,而是更深层面融入学校课程体系之中,可谓真正的“随风潜入夜,润物细无声”,培养了学生阅读兴趣、形成了日常阅读习惯、更好掌握了阅读方法。


教育者开始渐渐转向对学习的实践研究,渐渐认识到学习方式应该从教师、教材、输入、结果为中心,转向以学生、学习、共创、创新为中心。


教育不仅仅是教孩子掌握知识、形成能力,更应该是让儿童学会学习、形成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核心素养。教育者应该从对认知主义、行为主义的迷信之中挣脱出来,更多关注建构主义的实践探索。


何为好的学校课程、好的课堂教学?


在深入研究儿童阅读理论与实践之后,教育者开始反思过往的固定标准与模式,以更加全面而立体的视角构建学校课程体系,以更加开放而多元的方式探索课堂教学方式,时刻以学习为中心,以儿童的持续发展为中心,着眼于适应与改造未来世界的人才培养。


学校育人目标、育人方式等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。学校图书馆此时也已初具“学习资源中心”的雏形,研究学习、支持学习、指导学习等,也渐渐成为学校图书馆主任所研究的重点和追求的目标。

 



过去两年,我在创建SK海力士外国语小学的过程中,力图实现“学校就是图书馆”的设想:


在空间与环境设计中,贯穿学校的挑空中庭将成为图书馆的中心区域,集藏书、借阅、课程学习、开展阅读活动等多项功能,也是学校的中央图书馆;


“学习街区”形式的廊道将成为自由阅读区域,不仅提供丰富的书籍和便利的电脑终端等学习工具,还会变身为由学生自主经营的有个性的独立书店、阅读书吧;


House里的教室和高年级的“学科学习室”,将真正成为教师的书房和指向各学科学习的专业图书馆,为师生的学习提供更加专业的资源支持。


我们研发了独特的图书馆课程,搭建起信息资源、信息技术和学习之间的桥梁,让学生掌握有效使用信息资源的技能,并能将这些技能运用到生活和学习中,成为终身阅读者和学习者。


图书馆课程范围不只限于校内,还延伸到校外学习;课程资源也不限于馆内资源,还包括社会公共服务资源,并通过网络更广泛地获取资源。


图书馆课程会体现个性化学习,尊重并鼓励学生对阅读素材、探究主题等方面进行自主选择,引导学生进行多元视角的思考与讨论,以此让学生拥有更开阔的视野和思维。


SK海力士外国语小学图书馆效果图


图书馆主任必须深刻理解学校的使命、愿景、育人目标和学习文化,然后发挥自身专业,在图书馆的空间、馆藏、课程、服务上充分体现学校的学习文化,同时与学科老师建立新型的专业合作关系,进而支持学校学校愿景、使命和育人目标的实现。


图书馆主任要成为学校的首席学习官,让学校图书馆从阅读中心、学习资源中心,转变成为学校的文化中心,最终让学校成为一个真正的学习型组织。


图书馆主任形象角色和工作职责的变化,论其根本是教育理念的变化。学校是什么?学校究竟是什么?学校将要是什么?


我认为,未来的学校要成为儿童世界、学习中心和未来书院,将整个学校变成一个儿童喜欢的、以人的学习为中心的、所有成员乐于交往的大图书馆。


让学校里的每一位教职员工都成为图书馆老师,让学校里的每一个人都乐于学习、善于学习,继而能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社群,身处其中教育将会更加自然地发生。


我愿意相信,这样一场静悄悄的变革,对学校的影响也将更加深远。


 

作者 陈罡  特级教师,SK海力士外国语小学创校校长;覃小燕  SK海力士外国语小学图书馆主任

责编 | 沧月

排版 | Maggie


2594889720@qq.com


• 六个学校案例,重新定义学校图书馆

• 一所学校的图书馆,如何实现资源联动焕发校园生机

• 如何设计班级图书馆

▼ 点击「阅读原文」,一键订阅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